
2022德国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展览会
展会时间:2022年2月11-15日
展会地点:德国法兰克福
参展范围:综合类
火热报名中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展览股份有限公司 | |
电话: | 0579-85415475 |
传真: | 0579-85415077 |
邮箱: | |
地址: |
浙江省义乌市宗泽东路59号 国际博览中心综合楼3楼国际部 |
发布日期:2008-03-13 信息来源:海外展 | [字体 大中小] [收藏] [打印] |
德国位于欧洲的中部,面积35.69 万平方公里,人口7860万。德语是公用语,英语只在旅馆行得通。
二次大战后,德国分列为东、西两个国家,1990年10月3 日,东西德宣布统一,定国名为德国。
德国经济实力雄厚,西德原是世界第3 工业大国,人均工业产值从1970年后一直居世界首位。德国对外贸易发达,在就业人员中,每3 个人中就有1 万人为此而工作。1990年,德国商品出口额达421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1 大出口国。
德国有“经济人”、“酒花之国”、" 酒王国" 、" 运河之国" 等美称。
德国还是世界四大食品出口国之一,其中酒远销140 多个国家。德国人喝酒也是世界有名的,他们有个规矩,吃饭时应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要是反过来就认为是有损健康的。世界上喝酒最多的是欧洲人,而在欧洲人中又首推德国人。
德国经济的支柱是工业。1997年,德国大约44500家工业企业雇用将近620万人。然而,过去几年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下降。由于长期的结构变化,1970年(老联邦州)至1997年工业在各经济部门的总增值中的比例从51.7%降至32.8%,而公共和私人服务行业在经济总产值中的比例迅速提高。1997年私人服务行业创值占总增值的37.3%。商业与交通占14.6%。工业中如信息或通讯技术等迅速扩张的经济部门,或自身就业人员显著下降的航空和航天工业都无法补救像纺织或钢铁工业这些"传统"工业部门的衰退。
雇员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占工业企业的大约1.7%。而大约3/4的工业企业雇员则不到100名。所以,德国工业主要是由中等企业组成的。然而,工业中31%以上(210万人)的就业人员还是在职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大企业工作。大企业同时也是众多的中小配件供应公司的重要订户。大企业的小集团创值总共占工业销售总额的将近40%
世界著名并往往也在世界各地设有分公司以及生产与研究机构的公司有汽车制造厂大众汽车公司、宝马(BMW)、戴姆勒-奔驰、化学康采恩赫希斯特、拜耳和巴斯夫(BASF),鲁尔煤炭股份公司、西门子电子康采恩、费巴能源康采恩(VEBA)、莱茵-威斯特法伦发电厂股份公司(RWE)和博施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工业对经济的重建也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对这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1948年向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过渡。自己负责企业发展并使之适应变化了的情况的企业家是社会市场经济的支柱之一。国家的经济政策基本上只限于为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增加就业创造各种有利的框架条件。根据联邦政府的观点,企业之间的竞争最适合于保证德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数量尽可能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上能为这种竞争增加活力。因此,联邦政府关心的是改善小企业的生存条件并使新企业更容易建立。下面简要介绍几个最重要的工业部门。
行业:汽车工业是德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其职工人数1997年平均达672000人,年营业额为2680亿马克。德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1997年德国生产汽车500万辆,其中大约60.4%出口国外。
新联邦州的汽车工业也有悠久传统。但是,民德时期生产的汽车型号在统一后已无竞争能力;技术陈旧的民德牌子汽车已停止生产。德国西部几家大的汽车制造厂已在萨克森州和图林根州开始建立新的生产场所。德国西部的汽车工业在新联邦州投资将近70亿马克。在现代化生产设备扩建后,新联邦州的汽车生产将达到大约370000辆单车。
机器和设备制造业拥有将近6500个生产场所,数量在德国工业界居首位。该行业传统上具有中小企业特点。它由于机动灵活以及技术上的高效能,在世界上处领先地位。只有大约5.5%的企业职工超过500人。这些主要是生产系列产品或计划和制造成套设备的企业。将近82%的机器制造企业是职工人数不到200人的中小企业。它们各有一定的专业范围。该行业作为工业的装备者对整个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其产品品种之多在国际上无与伦比-从配件、印刷机、农业机械直至机床,包括20000多种产品。职工人数为881000人的机器制造业(德国东部和西部)是德国工业界最大的雇主,1997年产值约为2100亿马克。其中出口贸易的营业额约占63%。这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全部机器出口就占了西方工业国机器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化学工业是向德国包括卫生事业、汽车工业、建筑业以及私人消费提供初级、中间和最终产品的一个重要部门;由于最现代化的技术、革新产品和高水平的研究活动,它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除了这个行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最重要的康采恩之列的大企业外,还有众多的中等企业。职工人数大约501000人的德国化学工业1997年营业额约为1890亿马克,出口额占63%左右。新联邦州的化学工业具有悠久的传统。机构改革和私有化即将结束。以往政策方面的努力目标是保住传统的化工所在地的核心部分。1997年平均大约有32000人在这个行业里工作。化学工业正在为环境保护作出巨大努力,在许多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
电器和电子工业的营业额达2420亿马克(1997年),雇用职工848000人,同样是工业部门中的佼佼者。食品工业1997年创值大约2257亿马克,职工约503000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还有纺织与包括皮革工业在内的服装工业,职工245000人,营业额达630亿马克。金属生产与加工工业1997年营业额为2300亿马克,职工约830000人。采矿业(包括土石开采)1997年营业额为260亿马克,职工148000人。1997年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同程控技术、电子医学和钟表业一起创值524亿马克。该部门大约2000家大部分为中等规模的企业雇用职工219000多人。这些企业在国际上的许多领域里占有强大地位。航空与航天工业1997年约有职工61000人,营业额约210亿马克。它向装备厂和配件供应厂提出最高要求,因而作为引进现代化技术的先行者对许多领域产生影响。它的庞大的欧洲合作计划(例如空中客车、欧洲航天项目Ariane)使它成为欧洲工业企业之间合作的推动力。
德国的一个强项是环保技术。1995年德国企业在世界贸易中占18.7%,从而占首位,位于美国和日本之前。德国企业也活跃在今后几十年的关键技术之一的生物工程领域里。但是,美国在这个领域里仍占明显的领先地位。
在竞争中:对所在地德国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企业在越来越明显地以技术进步为标志的世界经济中确保其国际竞争能力。唯有如此国际分工的长处方能得以充分利用,并在本国创造工作位子和收入。然而,这要求具有革新能力,有决心在经济和社会中进行机构改革以及使企业面向经济方面的增长领域和地区。作为缺乏原料和收入及社会福利标准高的国家,德国历来依靠的是在世界经济中拿出高度发展的货物。这方面的基础是现代化技术以及合理和价格低廉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有效的企业组织结构。为此所需的研究进程是许多企业-首先是中小企业-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因此,它们工业的共同研究中创造了共同进行竞争前的研究和技术转让的基础,为广泛的知识转让提供优越的可能性。联邦政府通过工业研究联合会工作组(AiF)促进这些为研究所作的努力。为了使研究成果尽快地在实际中使用,企业也得助于技术转让。在"示范中心"或在"面向技术的访问和信息计划-TOP"倡议范围内,企业家和领导人员可以超越行业界限就地了解新技术的使用、生产方法及经管方法方面的信息,并交流对口经验。
工商会:德国工商大会(DIHT)是德国83个工商会的最高组织。德国国内的所有企业-除手工业、自由职业和农业企业外-根据法律都是工商会会员。对地方、州政府以及地区性的国家机构而言,工商会代表地区企业界的利益。它的任务是为其所属企业担任顾问,为经济界担任懂行的信息传播者。工商会按民主方式建立,不受国家的影响。德国工商大会在联邦一级和对布鲁塞尔的欧洲委员会代表工商业的利益。它还照料德国经济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的对外商会、代办处及代表的大约110个办事处。这些办事处主要按照德国促进对外经济的宗旨,也代表对外经济的利益和在促进对外经济的意义上以广泛的服务项目为中小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服务。